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目前可在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8个学科门类授予学术学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7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6个、一流学科B6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

目前拥有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社科平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拥有2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学校研究生教育秉承“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坚持“拓宽视野、交叉集成、激励创新、发展个性”的培养思路,努力将研究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坚持走内涵式发展改革道路,优化学科学位点结构与布局,努力提升学科水平;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以导师负主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完善学位基本要求、培养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案,健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品格教育,将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建立了与国家研究生投入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奖助体系,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及学术活动;定期选派研究生赴企业、政府挂职实践锻炼,已经形成以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为内核的校园文化,为把研究生培养成为能力卓越、品格高尚的社会精英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学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

我校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马兰戈尼学院(法国)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毛里求斯大学、苏里南大学共建2所孔子学院,留学生教育迅速发展。学校十分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政策,全校共选送400余名研究生通过多种渠道公派出国(境),攻读学位、联合培养、短期访问、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理工大学以求是笃实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从2013年至2023年,共授予博士学位236人,授予硕士学位1249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论文1篇,获浙江省、国家一级学会、行业等评选的优秀博士论文(奖)16篇。截至20239月底,在校研究生总数868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4人、硕士研究生8283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9人)。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共计招收研究生294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102人;全日制硕士生2752人;非全日制硕士生89人。

20239



Baidu
map